• 手机版

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馆纪实:民心虽可用,然清廷防民心甚于防寇

272人浏览   2024-02-13 11:12:10

在1842年3月21日,正值鸦片战争期间,时任浙江巡抚的刘韵珂给道光上了一道“十可虑”奏折,认为战争不能再打下去了。其中六可虑“英军巴结民众,以至民众没有同仇敌忾之心”,九可虑“地方上有发生民变的可能”

这让道光忧心忡忡,害怕“不呈之徒乘机而起”

实际上,刘韵珂的六可虑不完全对,沿海民众确实确实经常以吃瓜的心态看着清军与英军作战,但是如果英军有侵扰行为,民众还是有不惜死战的决心的,比如:三元里抗英!

三元里抗英油画。

01

在1841年春,英军在广州城有一系列的大规模军事行动,这期间对当地民众多有侵扰,而三元里地处广州城北部,距离只有三里地,所以受害更甚。在鸦片战争结束后,1848年,曾在战争期间担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戴维斯(又译爹核士、德庇时),在报告当中承认当时印度士兵对三元里妇女有强奸行为。

而在英方文献当中也经常有关于征发粮食的记载,如何征发?要么是不公平交易,要么是直接动手抢。

这让三元里民众颇有怨言。

而接下来英军的“开棺暴骨”行为,更是直接点燃了三元里抗英的导火索。

当时三元里附近有一座双山寺,里面存放有棺椁。1841年5月29日上午,英军在经过这里的时候,不知是什么心理,竟然打开棺椁查看里面的尸体。

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,是人死为大,只有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的人,才会被“开棺暴骨”。英军的这种行为,是无法接受的。

所以,就在英军“开棺暴骨”的当天下午,三元里100多个乡村代表齐聚在三元古庙,共商抗英大计。

领头人有何玉成、颜浩长、韦绍光、邓潜等,这些人多为客家人,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和抱团精神。

其中,何玉成是道光十一年的举人,在当地颇有威望。颜浩长与韦绍光都是菜农,两人自幼习武,颜浩长绰号“定拳长”,韦绍光则担任当地武馆教头邓潜在广州城北三家店以打石为生,力大无穷,绰号“打石邓”

三元古庙。为道教场所,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,同时也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

经过商讨,最后共同决定以三元古庙的三星旗作为令旗,吹响螺壳聚兵,“打死无怨”。

三元里抗英所用的三星令旗,约定旗进人进。现藏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

翌日清晨,三元里聚集青壮男丁3000余人,在颜浩长、韦绍光的带领下,前往广州城北,锣鼓喧天,高呼“杀番鬼”!

三元里抗英所用螺号,吹响聚兵。现藏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

02

见此情形,英军陆军司令郭富亲自带兵出战,总兵力约1000人,包括第26团的四个连、第37团的两个连、第49团的三个连,此外还有印度志愿兵连,并以数十人的海军陆战队作为先导。

英军枪炮锐利,所以熟读兵书的举人何玉成事先就已经决定施展诱敌之计。

据参与此次战役的英军记载说:“我们的火枪继续对着他们的队伍一行一行地推过去,他们仍然没有什么畏惧的表现,摇动着旗帜和盾牌,引诱我们向前进。”

在颜浩长、韦绍光的带领下,很快将英军引诱到了牛栏岗附近。

这一带山峦环绕,道路狭窄,而中间的平地也是遍布水田,导致英军无法展开队列,所穿的皮靴更是在水田当中行走艰难。

相反,三元里民众却是对这里的地形熟悉得不能再熟悉,穿着草鞋在水田当中行走自如。

而且,这一带已经事先埋伏有青壮男丁4000余人,由邓潜带领于是三元里抗英总人数达到了7000余人,声势浩大。

林福祥为首的五百余名乡中水勇也闻声赶来,参加战斗。

这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,突然天降大雨,当时英军所装备的尚不是后膛装弹的来复枪,而是前膛装弹燧发滑膛枪,在火药受潮之后无法击发。

于是被迫进行肉搏战。虽然龙虾兵擅长拼刺,但是架不住三元里民众悍不畏死,前赴后继,对英军造成一定杀伤。

尤其是邓潜,带领手下的几个打石工以石锤、铁棍为武器,截击英军。他们地形熟,又勇敢,又灵敏,神出鬼没地给了英军很大的打击。

一直到下午4点,郭富才将部下英军重新集结起来,结果又发现37团第三连整体走散,于是只能搜索。一直折腾到晚上9点,才在广州城派出援军的接应之下,狼狈撤回四方炮台。

三元里抗英缴获的英军服装。现藏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

关于英军损失人数,根据《广东军务记》的记载,是“杀死夷军百余名”。而在《记粤人败英夷于三元里》当中记载,是杀死英军750人,这属于夸张了,要知道英军出兵总人数也不过1000人

林福祥《平海心筹》的记载,击毙英军“二百有余”,因为林福祥本身就参与了三元里抗英战斗,所以具有一定可信性。

三元里抗英缴获的英军佩饰,看形制应来自营级以上军官。现藏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

而英军方面则是记载伤亡数十人。

鉴于两方面都有可能夸大或缩小,所以取中位值,击毙英军100人左右还是可以的。

相对于拉胯到战果经常个位数八旗军和绿营,三元里民众依靠大刀长矛,甚至农具,就取得如此战果,是十分难能可贵的。

03

英军撤退至“四方炮台”之后,三元里民众并未放弃,尾随包围了四方炮台,而且附近州县如花县、增城、从化等地也陆续有青壮男丁赶来增援,人数不断壮大,达到了两万人,约定在此困死、饿死英军。

英军陆军司令郭富见此,十分惊恐。于是趁夜间派出信使找到靖逆将军奕山,一番威逼利诱。

于是奕山很快委派广州知府余保纯遣散三元里民众。而与余保纯则是拉上南海知县梁星源番禺知县张熙宇,因为三元里归这两个县管辖。

民众不怕洋人,但是怕官府。官府不怕民众,但是怕洋人。洋人不怕官府,但是怕民众。

这个逻辑怪圈,确实令人无语。

余保纯、梁星源、张熙宇三人来到四方炮台,虽然在洋人那里点头哈腰,但是见到三元里民众却立马作威作福,吹胡子瞪眼睛,恫吓“如果不就地遣散,则增加三元里地区的钱粮赋税,而且《广州合约》当中赔偿英军的600万两白银,也由三元里各乡村分摊”。

普通民众哪能抗得住这个?于是就地解散,至此,在清政府的干预之下,三元里抗英结束,英军随后心有余悸,选择撤退到军舰。

04

三元里抗英表明,中华民族从未缺乏对外来侵略的反抗精神,也具备反抗能力。然而针对满清政府而言,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是国家民族观念的觉醒,而是将其视作“民变”。他们并不十分担心英军在东南的军事行动,因为只要签订合约,“割地”、“赔款”就可以满足英军的胃口。

但是对于三元里民众的反抗斗争,却是万分警惕的。

因为,今日能够聚集上万人反抗英军,那么焉知明日会不会聚集更多人反抗清军?

要知道,清政府对于民众的盘剥,可是要十倍百倍于英军侵扰的。

所以,清廷上上下下,普遍持有“防民甚于防寇”的观点。

他们认识不到人民当中所蕴含的无限战争潜力。

05

如果清政府能够广泛发动全体民众,那么在鸦片战争当中面对劳师远征的英军,只要坚壁清野,断其补给,就像三元里抗英那样利用英军不熟悉地形的缺陷诱敌深入,那么英军必然会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泥潭当中,海军虽然无能为力,但是陆军,覆灭仅在弹指之间。